牙醫師請注意:成功植牙手術從術前診斷決策習慣養成開始

牙醫師請注意:成功植牙手術從術前診斷決策習慣養成開始

植牙進入台灣近 20 年,大量的市場應用後陸續出現植牙併發症,如:植體周圍炎、植體或支台齒斷裂,都已成為牙醫師細心施術後的成果大敵。除了一般眾所皆知的做好植牙術後照護可盡量保持植體壽命之外,事實上術前評估與擬定治療計畫更是重要,因為縝密計畫才可以降低未來植牙併發症的發生率。

國際大廠:還原基本,從基礎優化

植牙手術前需做病患條件評估
植牙手術前需做病患條件評估

植體併發症相當棘手,無論牙醫師或接受植牙的牙科病患都不願見其發生。不僅耗費大量時間治療,更可能還需再次植牙。因此,持續有國際業界開始呼籲重新正視「術前決策」的重要性。

韓國大廠 MegaGen 原定調今(2020)年的國際年會主題為:

視微知著:從根本創造卓越 – 在 8 個關鍵點些微改變,你也可以成為植牙大師

亞洲植牙教父 Dr. Kwang-Bum Park 領軍 MINEC Knights 讓全球牙醫師重回植牙前的每個決策關鍵步驟,從根本改變進而優化術後成果。然而因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 / Corona Virus)的突發意外,年會目前暫時延緩,因應疫情改變的日期可再關注昇基臉書,我們將會為您關注此事的後續發展。

即便如此,防疫成果豐碩的臺灣牙醫師們更應回到最原本初衷,才能找出最關鍵的因素,自然植體周圍炎等併發病症發生率自然能被有效降低。

要預防植體周圍炎等併發症的發生必須將思路涵蓋許多層面,案例評估診斷、可行手術細節、和術後照護計畫均是缺一不可。舉例來說,植體方位偏差可能造成的影響包括咬合過大或過深、長期受力不均、或不易清潔造成牙齦萎縮、骨流失等併發症,確實不得不慎。

#研植
植牙專業基底培訓班開催
4.17 - 4.18 穩固你的技術根基

以下將針對植牙手術前各階段任務與目標進行分段探討,透過剖析植牙成功率、提昇美學的關鍵因子,建立更健全的缺齒治療觀念。

1. 病患條件評估

確認主要病灶、病因決定植牙後,牙醫師需開始做病患條件調查與分析。

首先是過往病史調查,如牙齒治療史、醫藥史等,其中患有牙周病、慢性病、糖尿病或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需特別注意,避免因植體「地基」條件不佳造成失敗。

接著進行生理解剖構造分析,如臉部比例、臉頰與嘴唇的支撐、臉部骨骼分析等。

Newsletter
與昇基一起看懂資訊
昇基編輯群透過內容分辨系統將資訊系統化提供給每一位訂閱牙醫,確保更易消化、更易使用。不只資訊,有更多立場觀點和實作秘訣,全在這份電子報裡。

在病史、外觀分析完成之後,醫師需再次臨床檢查,以確保口腔內的具體情況,降低決策失誤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項目:

  • 患者牙齒數量
  • 咬合與牙齒排列
  • 剩餘牙齒狀態
  • 無牙區域狀態
  • 牙周狀態檢視
  • 微笑分析

一般來說,越多顆自然牙存在代表人工植牙越有機會成功長久存活;而鄰牙及對咬牙的位置狀態、與無牙區牙周狀態,均對將來的植牙有直接影響。

2. 美學層次評估

若是前牙美觀區的植牙手術,微笑分析的重要性將上提一個層次。

牙齒表面跟牙齦的露出程度取決於講話與微笑時嘴巴肌肉收縮所帶動的嘴唇張合,所以唇線評估也是微笑分析的一環。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不斷強調下面這句話的理由:

醫美的第一哩路在於口腔狀態完善

若是高微笑線,對牙醫師而言是大挑戰 — 牙齒暴露面積大、大部分牙齦也幾乎露出,因此術前需完成軟組織型態規劃與後續管理,未來牙冠尺寸、型態與顏色的調配更相形重要;反之,低微笑線的人只會露出約 25% 面積的門牙,美學難度較低。而中線、瞳孔連線等亦是分析參考點。

植牙手術前需做美學層次評估
植牙手術前需做美學層次評估

據 2008 年澳洲牙科學會(ADA)研究指出,從鼻下到人中的距離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的美觀區裸露程度,短距的人較易暴露門牙,平均會露出 4mm 的區塊,因此需特別重視美學表現,而一般平均約落在 2mm 長度,擁有長距的人幾乎少有露出門牙的情況。

ADA 2008 鼻下到人中的距離 門牙暴露程度
短距 10-15 mm 4 mm
平均距 21-25 mm 2 mm
長距 31-35 mm 0.25 mm

以上提供牙醫師做臨床評估參考,讓製作植牙計畫時能有更豐富的參考依據,使手術更接近預期成果。

3. 臨床評估與植牙計畫

下一階段,開始進入到牙科臨床醫學的關注與植牙計畫的製作。

植牙手術前需做臨床評估與植牙計畫
植牙手術前需做臨床評估與植牙計畫

在上階段評估中,牙醫師已掌握相關數據,並用以得出如下結論,作為植牙計畫的依據:

  • 無牙區牙脊關係:垂直與水平尺寸、臨牙關係不足
  • 未來植牙位置:包括傾斜度、擠壓、空間、美學考慮
  • 當下咬合情況與未來咬合計畫
  • 支台齒幾何學
  • 未來假牙牙冠生物形態學
  • 未來植體受力方向
  • 無牙區的軟組織角度、長度與寬度
  • 牙弓關係

病患的咬合與機能狀態分析是植牙手術裡很重要的部分,磨牙或緊咬的情況將造成肌肉緊張、肥大、牙齒磨損、產生刻面,都對植牙產生不同程度損耗,不斷受力過大或受力錯誤嚴重時將導致植體或內螺絲斷裂。

另外,有顳顎障礙的病患亦需在術前接受完整治療後再進行植牙。

4. 術式與植體、器械選擇

開始植牙前,最後的準備步驟是選擇合適的術式、植體、與器械。

Newsletter
與昇基一起看懂資訊
昇基編輯群透過內容分辨系統將資訊系統化提供給每一位訂閱牙醫,確保更易消化、更易使用。不只資訊,有更多立場觀點和實作秘訣,全在這份電子報裡。

由上述的評估與計畫,我們很快便能獲得需要的實際術式,牙醫師們需要外加考慮的部份是如何運用其他術式或輔助工具讓手術更完美,達到預期成果、甚至超越原本預期,例如導入數位牙科,製作手術導引板(Surgical Guide)讓植體精準植入預定方位,或選擇以齒槽骨保存術(Socket-Shield Technique)來保留齒槽骨固有型態,進行立即植牙等。

而再下層相關的,是植體選擇(品牌、型態與尺寸)與器械、設備選擇。

植體的設計特點相異,各有所長,醫師應就術式或病患條件來挑選合適的植體系統。為能讓慣用不同國家系統的牙醫都能在此文獲得完整解答,這裡將列舉 2 款來自不同洲際的植體系統為例:

  • 韓國 MegaGenAnyRidge 系統強調它的窄內核與長翼螺紋能克服骨脊不足與硬質骨,適合困難與複雜案例以及立即植牙;
  • 瑞士 StraumannGroupPLUS 系統具有超強的耐用性與適用性,器械可通各大品牌,讓診所在備貨時無壓力。

器械部分,可能需要的 ISQ鈦網、劈骨刀等器械是否作為輔助讓手術更為完善,都是牙醫師需事先完整思考,才能在手術進行時相得益彰。

我們也會時有遇見有些患者不允許植牙的情況,切莫因為病患一直希望擁有人工植牙而強行手術,以免不明白卻未聽醫囑的民眾反過來要求牙醫師為失敗收場負責。

那麼,究竟有哪些情況是牙醫師你必須小心再三進行評估的?看看這些吧:

  • 植入區域的骨量不足
  • 牙齒機能失常
  • 不佳的口腔健康狀況與維護動力
  • 不正常的牙脊關係
  • 不適當的咬合空間
  • 顳顎關節失調
  • 現存或未治療完全牙周病

結論

縝密完善的術前治療計劃是植牙成功的基石,上開各點都是牙醫師下植牙決策時需優先周全考慮的。再次強調:

病患口腔與身體條件、軟硬組織條件、生物力學等考量都對手術影響深遠

術前重新思考各環節評估與準備,能讓植牙手術更完美,更接近大師風範。多一分準備則多一分安心、多一份成就喜悅。

相關內容
牙科產業許多人訂閱的電子報

牙科產業許多人訂閱的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