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與新冠肺炎何者更該擔心?答案令人吃驚

流感與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延燒,包括台灣都已成為流感災區。然危機即轉機,牙醫診所要從戰雲密佈的防疫大作戰中脫穎而出,建立全面疾病認知和實際防疫機制是事在必行的。此外,牙醫師在日常就應時時貼心提醒與教育你的患者,成為患者的健康導師,疫情來潮更是醫病關係建立的好契機。

傳染性疾病疫情延燒,危機也能是轉機

面對疫情威脅日增與群眾恐懼心態作祟,牙醫診所經營不應縮限在品牌行銷與來客數考量,應更聚焦如何提供患者安全無虞的看診環境,這種服務提升除能守護醫師、工作人員健康外,更能成為診所行銷利器,因此,該即刻起身檢視診所相關防疫措施是否完善到位,若想知道更多防疫觀念與處置方式,歡迎點閱本站另文《防堵流感、新冠肺炎動起來:牙醫診所防疫措施及行為流程》,完整羅列診所防疫應備事項。
目前各診所均已進入備戰狀態,然而此番防疫態勢是否僅只單針對新冠肺炎?下文將持續透過流感(Influenza)、新冠肺炎與其他流行性傳染疾病的對比,強化牙醫師對流行疫情的認識與掌握,提前風險感知,才能對症下藥。不需提醒,流行疫情的惡化控制成本往往超過事前預防措施。

全球每年的駭人流感病例數字

我們需要對流感有初步認識。流感病毒分為 A、B、C 型三種,通常係經由飛沫傳染或接觸受污染物體表面再碰觸口、眼睛等傳播。一般流行於乾燥低溫的冬季環境,致死案例多半集中於小孩、老人或長期疾病纏身的患者。
每年全球範圍內的流感疫情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數據,A 型流感患者 65 歲以上佔多數;而 B 型流感患者大多集中於 0-4 歲幼童與 5-24 歲青少年,且自 2019 年冬季開始,有多達 51% 確診病例年齡不到 25、13% 以上的病例高於 65,上述 2 族群即流感高危險族群所在。
史上有三次流感的嚴重大流行,包括 1918「西班牙流感」、1958「亞洲流感」和 1968「香港流感」,三場大流行的死亡人數皆超過百萬人,是迄今全球最嚴重的疫情。因城市化,人口密集地區的流感傳播速度極快,每年有超過 10 億個病例,其中 300-500 萬流感重症患者與多達 29-65 萬人因相關呼吸道疾病喪命,確實不得不防。

WHO 早已將流感視為全球人民健康最大威嚇,2019 年針對流感防治發表了《2019-2030 全球流感戰略》,讓各國做好相應準備,防止民眾生命安全再受其侵害。戰略裡,WHO 在疾病的監測、應對、預防、控制和防範都提出具體原則與措施,希望各國強化對抗能力,積極研發疫苗與治療藥物,提前做好跨洲際的流感防疫規劃。

目前全球流感疫情

根據 WHO 即時全球疫情整理,南半球流感活動維持該季節水平,北半球則持續增加。全球病毒株以 A 型為主要流行。東亞多數國家皆遭受流感的侵害,中國大陸、日本近期明顯增加,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病毒活動度也持續上升;美國及加拿大以 B 型流感為主;東歐及西南歐活動度仍為低。西亞伊拉克、以色列、土耳其及葉門等國疫情也逐步升溫。

▾ 各國地區 2019-2020 年冬季盛行期病例數字比較表
美國
法國
台灣
日本
中國
26,000,000
421,367
1,740,4000
535,000
2,151,000

*上述數據由官方數據整理得出,為大約值,數據統計至 2020 年 2 月 16 日

*註/資料更新:2020 年 2 月 24 日 17:00

上表可概覽台灣與幾個大國 2019-2020 盛行期流感患病數字,美國是本次主要疫區,有超過 2,600 萬流感患者,其中 25 萬人屬重症、1.4 萬人死亡,兒童死亡數字更創下 17 年來新高,想見其強大破壞力;台灣近年也飽受流感所苦,單週就診人數就能突破 13 萬人大關,2019 第四季至今已造成 75 人因併發症而死亡。各位牙醫師千萬不能小覷流感威力,必須做好防護。

#研植
植牙專業基底培訓班開催
4.17 – 4.18 穩固你的技術根基

 

▾ 各流行疾病死亡率比較表
流感重症
新冠肺炎
2019 墨西哥流感
SARS
MERS
16%
4%
0.5%
10%
30%

*上述數據由各方數據整理得出,為大約值,數據統計至 2020 年 2 月 16 日

*註/資料更新:2020 年 2 月 24 日 17:00

由死亡率可以看出人類當前大敵仍是呼吸道傳染疾病,牙醫診所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新加坡專家認為新冠肺炎因官方數字公布不精準,致死率可能下修至 0.3-0.6%,相形之下,或許只要做好防護、不接觸患者、不群聚,新冠肺炎危險性還是較低的。

目前全球流感疫情

透過症狀表我們可一覽流感與新冠肺炎的些微差別,牙醫師能從中找尋診所在初檢時的依據與因應之道。

症狀比較
流感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
篩檢方式
流感快篩
只能透過疫區旅遊史來基本判定
潛伏期
1-4 天
7-14 天(有 20 天個案)
發燒
1 周內燒退
可能持續發燒 10 天以上
全身性肌肉感覺
全身痠痛肌肉疼痛
全身無力
咽喉
咽喉痛
咽喉痛
胸部
胸痛
肺部
咳嗽
咳嗽、喘、呼吸急促、肺炎
血氧
血氧正常
血氧不足
藥物治療
48 小時內用「克流感」縮短病程 2-3 天
「克流感」無效用 未有明確有效藥物

症狀分辨上,新冠的輕微症狀會有發燒、頭痛及喉嚨痛等呼吸道情形,目前只有 70-80% 患者有發燒症狀,其他身體不適情況與流感或一般感冒很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會出現喘、呼吸急促與肺炎現象,與連續發燒天數之差別。

流感通常容易出現發燒與全身痠痛;一般感冒有打噴嚏、鼻塞或喉嚨癢等特定部位較嚴重之症狀,通常成人感冒若發燒不退則染上流感機率大;而至於如何分辨新冠病毒與流感、一般感冒,醫師均坦言「很難區分」,現在只能根據是否有中國大陸或其他疫區旅遊史、接觸史等來協助判定。

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季節、傳播途徑與流感相似,許多人會將新冠肺炎、流感併入討論且提出比較,希望透過對比找出能掌握疫情流行趨勢和能仿效的解決方案。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衞生學院專家 Dr. Stephen Morse 認為武漢肺炎疫情未來或有兩種發展趨勢:
其一是超越現況大規模爆發,另一可能是演變成每年捲土重來的流感。

明尼蘇達州大學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Dr. Michael Osterholm 亦持類似想法,新冠肺炎很可能成為季節性病毒。若新冠病毒朝流感發展,毒性將減弱、致死率下降,然將不會完全消失。

既然不會消失,那更要重視流行性疾病防疫。流感與新冠肺炎如此驚人,鎮日面對病患、近距離做口腔治療的牙醫師更是防疫重點職業,不少牙醫診所因懼疫情擴散而選擇拉下鐵門休診數日,然而這並非根本解決之道。透過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探討分析,抓出已知、應知與未知的疾病資訊,讓自家診所防疫面面俱到,再透過知識的再建構傳達正確衛教給患者,才是 21 世紀裡的摩登牙醫。

新冠肺炎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台灣每年多數小孩與老人會受到數種傳染病的襲擊,如腸病毒、肺炎、麻疹甚至是登革熱,幾乎四季都會有疫情發生。牙醫診所應注意的遠不止流感與新冠疫情,更需多了解易引發盛行的傳染性疾病,讓病菌停留在門外,守護病患看診權益。

腸病毒、肺炎、麻疹亦是防疫重點流行疾病

腸病毒

腸病毒Enterovirus)為例,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菌種生存,以 4-9 月為流行期,患病者多為幼童。腸病毒傳染性極強,經腸胃道(水、食物、糞—口)、呼吸道與傷口、分泌物等傳染擴散。其症狀有發燒、身體起小水泡或潰瘍、嘔吐等,嚴重時可能引發腦炎或影響心肺功能導致死亡。

肺炎

肺炎(Pneumonia)指的是肺部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出現發炎症狀,高齡者或新生兒較易染病。常見症狀包括有痰咳嗽、胸痛、呼吸困難與發熱等,平日有氣喘、糖尿病、吸菸者都是高險群。醫學期刊 Lancet 研究指出,全球超過 4.5 億人罹患肺炎, 400 萬人死亡,尤其在開發中國家死因中高居第一,被稱為「老人之友」。

麻疹

麻疹(Measles)號稱傳染性最強的人類傳染病之一,在疫苗施打時代前,平均每一例能傳染給超過 20 例,人的一生幾乎難逃其爪,直至 2010 年才完成 20 年年確立的「降低 90% 死亡率」目標。人類是麻疹的唯一宿主,經空氣、飛沫與口鼻分泌物的接觸傳染,好發於冬季及春季。症狀有皮膚出疹持續 3 天以上、結膜炎、發燒等,5-10% 患者可能引發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Newsletter
與昇基一起看懂資訊
昇基編輯群透過內容分辨系統將資訊系統化提供給每一位訂閱牙醫,確保更易消化、更易使用。不只資訊,有更多立場觀點和實作秘訣,全在這份電子報裡。

流行性傳染病之特點與共同預防措施

流感、肺炎(包括新冠)、腸病毒與麻疹這幾種最常見的流行性傳染疾病,在病徵上有相當程度的類似,如咳嗽、發燒、呼吸道症狀等,因此,在進門初檢的肉眼辨識階段,診所可依照《牙醫診所疫塵不染 — 工具書和檢查清單》的「診所檢疫表」逐項觀察、詢問,確認患者是否有相關症狀,再採取相關防疫措施。

另外,既然有類似或共同症狀,那麼在預防措施準備上就能夠有一舉數得之效。舉例來說,建議在牙醫診所在例行作業上參照工具書中的「例行門診作業檢核表」,輕鬆的以勾取方式逐一確認應執行之項目,逐一確認防疫準備,涵蓋清潔、消毒、滅菌等全面性啟動診所防範機制,讓病患安心就診,也提供工作人員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最後小提醒,流感與新冠肺炎的同一患者年齡層是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流感、腸病毒則容易肇發於孩童,因此,有提供兒童牙科服務的診所需特別注意孩童的差別防護,並記得準備孩童專用的個人防護用具。

回頭檢視日常防疫,加碼風險管控

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教授 Dr. William Schaffner 針對群眾「疾病恐慌」點出令人省思的觀點:

一般人面對流感或腸病毒等較常見的病毒無感,反倒對新冠肺炎這類新興病毒如此恐懼,主要是因為陌生感。陌生感會造成莫名恐懼,如伊波拉病毒、茲卡病毒當初的恐慌,容易受媒體的煽動而挑起敏感神經。

流行性傳染疾病影響著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定,需要醫療人員攜手民眾一同提高警覺,建立正確衛教資訊、做好自我防護,搭配公共衛生部門的即時資訊與完整疫情監測,就能有效控制疾病散播。

需再次強調,防疫刻不容緩,健康身心是面對疫情的最佳利器,牙醫師在日常就應時時貼心提醒與教育你的患者,用謹慎代替恐懼、以知識破除恐慌,成為患者的健康導師,疫情來潮更是醫病關係建立的好契機。

訂閱我們,持續掌握牙科產業動態、植牙植體應用趨勢、院所經營觀念,邀你與昇基事業一同進化觀念、創造利潤:

▏資料來源(按引用順序):WHO、CDC(U.S.)、Wikipedia、台灣疾管署、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相關內容

牙科產業許多人訂閱的電子報

牙科產業許多人訂閱的電子報